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4

84.我看到一个秃头

84.我看到一个秃头,不过只看到它的顶部,就是头顶骨;我听说,那些一年内就要死去的人就会看到这种异象,于是他们便做好准备。木星人并不害怕死亡,只怕离开妻子,孩子或父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死后仍继续活着。他们知道自己不会丧命,因为他们就要上天堂了。所以,他们不将其称为死去,而是称为变成天堂。在木星,那些生活在真正的婚姻之爱中,并如父母所应该的那样照顾自己的孩子之人不会死于疾病,而是平平安安,好像睡着了;就这样从这个世界转到天堂。

按我们地球上的年龄来算的话,木星人死亡时的年龄是三十岁。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死去,是出于主的旨意,以免人口增长过多,超出这个星球所能承受的。他们到了这个年龄后,就不肯像那些还没有到这个年龄的人那样被灵人和天使引导;因此,灵人和天使很少靠近那些年纪大的人。他们发育成熟的速度远比我们地球人快得多,并且在刚成年,即青春萌动时就结婚。然后,他们的快乐就是爱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照顾自己的孩子。诚然,他们也将其它快乐称为快乐,但相对来说都是外在的快乐。

属天的奥秘 #3928

3928.“于是给他

3928.“于是给他起名叫拿弗他利”表它的根本性质,也就是说,人在其中得胜的试探的根本性质和属世人的抵制的根本性质。这从“名”和“起名”的含义清楚可知,“名”和“起名”是指根本性质(参看144, 145, 1754, 1896, 2009, 2724, 3421节)。具体的性质就是“拿弗他利”所表示的,因为拿弗他利这个名就源自“相争”这个词。由于同样的原因,“拿弗他利”代表教会的第二个普遍真理。试探是内在人与外在人结合所借助的方法,因为它们彼此不一致,而通过试探会变得一致和对应。诚然,外在人具有这样的性质,它凭自己除了肉体和世俗事物以外不会渴求任何事物,因为这些就是属世人生命的快乐。而内在人在向天堂敞开,并渴望天堂事物(如此处那些能重生之人的情形)时,则以天上的事物为乐。当人经历试探时,这两种快乐彼此就会发生冲突。这个人并未直接意识到这种冲突,因为他不知道何为天堂的快乐,何为地狱的快乐,更不知道它们彼此完全对立。但属天天使绝不会与人同在于肉体和世俗的快乐中,除非这种快乐处于从属地位,也就是说,肉体和世俗的快乐不再被视为目的,而是被视为服务于天堂快乐的某种事物,如前所示(3913节)。一旦做到这一点,天使就能与人同在于这二者中;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快乐变成了祝福,最终变成来世的幸福。
人若以为在重生之前,其属世人的快乐不是地狱的,并且魔鬼灵不占据在那里,就大错特错了。他没有意识到人的处境,也就是说,在重生之前,魔鬼与地狱灵就占据他的属世人,无论他觉得自己和其他人多么相似;甚至他能和其他人一起参与圣事,推理信之真理与良善,事实上还能以为自己在这些真理与良善上已变得很坚定。然后,如果他没有在自己里面感觉到对日常工作中正义与公平,以及社会与生活中良善与真理的某种程度的情感,就让他认识到他的快乐是地狱之人的快乐,因为其快乐里面除了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以外,并没有其它爱。当这种爱构成他的快乐时,它里面既没有仁,也没有信。一旦这种快乐占据主导地位,削弱并驱散它的唯一方法就是对信仰之神圣和生活之良善的肯定和承认,也就是“但”所表示的第一个方法,如前所示;然后,通过试探,也就是第二个方法,由“拿弗他利”来表示;因为这个方法随另一个方法而来。事实上,不肯定并承认信与仁的良善与真理之人无法进入任何试探的争战,因为他里面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抵制吸引属世快乐的邪恶与虚假。
在圣言中,凡提及“拿弗他利”的地方,他都表示人经历试探后的状态,如雅各,那时叫以色列的预言:
拿弗他利是被释放的母鹿;他出嘉美的言语。(创世记49:21)
“被释放的母鹿”表在试探后的自由状态下,对属世真理的情感。这种状态也是“拿弗他利”所表示的试探中的关键之处,因为在试探中,斗争攸关自由。摩西的预言也一样:
论拿弗他利说,拿弗他利啊,你足沾恩惠,满得耶和华的福,可以得西方和南方为业。(申命记33:23)
因为雅各众子和各支派的代表取决于他们被提及的顺序(3862节)。底波拉和巴拉的预言:
西布伦人是拚命敢死的,拿弗他利人在田野的高处。(士师记5:18)
就内义而言,这论述的也是试探的争战;这个人就在那些不害怕任何恶事的人当中,因为他们扎根于真理与良善,也就是“在田野的高处”所表示的。

属天的奥秘 #9440

9440.人若不知道

9440.人若不知道天堂的奥秘,可能以为没有人能看见如此遥远的星球,并通过感官经历讲述它们。不过,要让他知道,就其第一因和起源而言,出现在灵界的空间、距离,以及由此而来的移动,是内层所经历的状态变化;在天使和灵人当中,表象与这些变化完全一致。通过这些变化,灵人和天使能从一个地方被送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星球被送到另一个星球,甚至被送到位于宇宙边缘的星球。这种事也能向人的灵而行,而他的身体仍留在原处。这事也发生在我身上,因为蒙主的神性怜悯,我被允许作为一个灵人与灵人来往,同时作为一个世人与世人来往。在天堂,空间和距离,以及随之而来的移动是由内层的状态变化所产生的表象(参看5605节)。感官人无法想象人的灵能以这种方式被运送,因为这种人住在时空里面,并照时空来衡量他的移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